requestId:6869af5c036a37.13295976.
北極星碳管家網獲悉,9月1日,南京發布《南京市“十四五”年夜氣淨化防治規劃》。規劃提出節能減排總體目標,到2025年,煤炭消費把持完成省下達指標,進一個步驟進步電煤占比。各項淨化物減排比例完成省定目標,NOx、VOCs排放量較2017年降落幅度不低于29%、43%,工業源煙(粉)塵排放量較2020年降落幅度不低于20%。全文如下:
南京市“十四五”年夜氣淨化防治規劃
為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十三五”時期,南京市委、市當局依照當局推動與部門聯動相結合、源頭把持與關停整治相結合、重點衝破與周全推進相結合的原包養管道則,堅決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江蘇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計劃》等文件請求包養價格ptt,周全推進全市年夜氣淨化防治任務,年夜氣淨化防治任務獲得了階段性衝破性,環境空氣質量有了進一個步驟改良,重點區域淨化獲得必定把持,秋夏季重淨化天數明顯減少,圓滿完成了國家“年夜氣十條”中所設定的目標,順利完成了“國際馬拉松”、“國家公祭日”等嚴重活動的環境保證任務。
盡管“十三五”期間南京市空氣質量改良明顯,但著重的產業結構尚未獲得最基礎性改變,重要淨化物指標仍未周全達標,空氣質量離滿足老蒼生美妙生涯需求還有必定差距。“十四五”時期,南京市經濟將繼續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工業化、城鎮化進進提質發展階段,年夜氣環境保護仍面臨攻堅克難、負重前行的壓力挑戰。為深刻貫徹習近生平態文明思惟,持續落實南京市綠色高質量發展請求包養網,開展南京市“十四五”年夜氣淨化防治規劃編制任務,對“十三五”期間重要任務進行系統回顧,總結勝利經驗,梳理單薄環節,并結合年夜氣環境形勢趨勢,公道設定“十四五”年夜氣環境目標,提出“十四五”年夜氣淨化防治重要任務,為“十四五”期間年夜氣環境保護任務供給技術支撐。
一、“十四五”年夜氣環境形勢剖析
(一)經濟發展形勢剖析
《中共中心關于制訂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當當代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年夜變局,新一輪科技反動和產業變革深刻發展,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添,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受逆流。
《建議》同時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當前科技反動和產業變革同我國經濟優化升級交匯融會,為長三角一體化及南京發展供給了傑出的內部環境。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深刻實施,為南京發展注進了新動力。黨中心、國務院作出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嚴重決策,為南京發展帶來新機遇。今朝,經濟全球化趨勢放緩,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較年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加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受新冠疫情影響,南京市經濟發展從趨勢上看,短期有波動,但長期趨勢向好。2020年一季度經濟發展受影響水平較年夜,隨著復工復產,社會經濟發展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南京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活氣不斷釋放,生產增長勢頭明顯。同時,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已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南京“十四五”期間目標增速將繼續堅持相對靠前的程度。考慮南京市經濟增長已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目標增速將略低于“十三五”增速(8.3%),依照6.5%~7%預算,到2025年,南京市GDP約在20000億元擺佈。
(二)動力耗費形勢剖析
“十三五”期間,南京市鼎力壓減煤炭消費量,2019年全市工業耗煤量初次降至3000萬噸以下。但是電力、鋼鐵、石化等行業構成的重化工結構和以煤炭為主的動力結構,決定了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煤炭在南京市一次動力消費中仍將占主導位置,加速推動動力消費反動,進一個步驟進步煤炭等傳統化石動力的清潔高效應用程度,將成為“十四五”時期南京市動力發展的主要任務。
結合國家和江蘇省最新動力發展導向和環保任務請求,綜合考慮南京市經濟增長需求、煤炭消費彈性、動力消費總量和強度降落請求、技術發展潛力等綜合原因,“十四五”期間南京市將通過裁減落后產能、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進一個步驟壓減煤炭消費量,進一個步驟進步電煤占比,為全市動力消費總量達峰及碳排放奠基基礎。
(三)工業淨化形勢剖析
南京市產業結構著重,工業淨化一向是年夜氣淨化防治攻堅的重點,“十三五”期間,實施了多項年夜氣淨化防治重點工程項目,重要行業已經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革,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已實現年夜幅削減,但總量占比依然較年夜,產業結構尚未獲得最基礎性轉變,“十四五”工業淨化防治仍將是淨化防治的重點領域。
今朝,南京市煤炭消費高度集中在電力、鋼鐵等行業中,減煤空間進一個步驟收緊,加上這些行業已經進行了多輪工藝裝備和淨化管理設施升級、動力結構優化,工藝程度難以進一個步驟晉陞,技術性減排空間不年夜。產業調整方面,重點的工業企業中金陵石化等行業企業轉型發展和搬遷尚未獲得實質性進展,鋼鐵行業往焦化推進慢,不確定性較年夜,中國水泥廠與江南小野田等水泥企業關停推進艱難,燃煤電廠耗煤占工業耗煤總量的比例已超過60%,但均已實現超低排放。是以,在把持煤炭消費總量的同時,鼎力推進煤炭清潔化應用、推動往是下降用煤企業淨化物排放的主要途徑。揮發性有機物把持方面,由于揮發性有機物觸及多個行業,且以無組織排放為主,在原輔資料替換、高效搜集與管理方面還有必定的管理空間,“十四五”期間需求加強淨化物深度管理,繼續進步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料的應用率,晉陞有機廢氣搜集率和處理率。
(四)機動車淨化形勢剖析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路況淨化日漸明顯,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已成為南京市年夜氣淨化的主要來源。“十三五”期間,南京市完成了黃標車裁減任務,并持續開展老舊車輛裁減,獲得了顯著成效。隨著老舊車輛的減少,機動車淨化救助站門面狹窄又老舊,裡頭冷冷清清。服務台後面物減排空間逐漸減小。2020年末,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291.35萬輛(此中汽車279.95萬輛),同比增添10.14萬輛,增速較前幾年有所放緩。考慮“十四五”期間機動車增速放緩和新動力車輛增長等原因,按每年7萬輛的增速預算,到2025年,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仍將超過320萬輛,機動車尾氣淨化恐將進一個步驟加年夜。
二、“十四五”年夜氣淨甜心花園化防治目標指標
(一)指導思惟
以習近生平態文明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十九年夜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主要講話精力,準確掌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式,堅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為契機,推進年夜氣環境共保聯治,配合打造綠色發展底色。以踐行“雙碳”戰略目標為引領,以改良年夜氣環境質量為焦點,統籌運用源頭預防、過程把持、結尾管理等手腕,持續推動產業、動力和路況運輸結構調整優化。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VOCs精細化管理為出發點,著力推進多淨化物協同減排,實施PM2.5和O3淨化協同管理,加強VOCs和NOX協同管控,統籌淨化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強化區域協同管理,實現南京市重要淨化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年夜氣環境質量持續改良、人居環境質量程度持續晉陞,為建設國民滿意的現代化典范城市供給堅強支撐。
(二)基礎原則
堅持源頭把持。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和動力結構,鼎力優化路況結構,加速推進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涯方法,從源頭上減少淨化物排放總量,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和諧發展。
堅持協同管理。積極推進VOCs和NOx協同減排,加強PM2.5和O3的協同管控,強化淨化物與溫室氣體協同管理,堅持屬地與區域協同管理,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并行。
堅持治管并重。以實現年夜氣淨化物耐久、穩定削減為最基礎手腕,以解決凸起環境問題為導向,堅持從管理和監管兩方面落實年夜氣淨化管理工程、落實“一企一策”計劃,配合推動年夜氣淨化物有用削減。
堅持全平易近共治。當局、企業、公眾各盡其責、配合發力,構建黨委領導、當局主導、部門負責、企業管理、社會公眾配合參與的環境管理體系。
(三)目標指標
在周全建成小康社會、周全打贏淨化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實行最嚴格的年夜氣淨化防治辦法,構建以改良環境空氣質量為導向,監管統一、執法嚴明、多方參與的環境管理體系。
年夜氣環境質量持續改良。到2025年,淨化物濃度達到省定目標,重要指標年評價值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2.5不超過35微克/立方米,臭氧淨化獲得有包養用遏制,基礎打消重淨化天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全市降塵量達到省定目標,主城區降塵量不高于2.8噸/平方公里•月,郊區降塵量不高于3.2噸/平方公里•月。
節能減排程度顯著進步。到2025年,煤炭消費把持完成省下達指標,進一個步驟進步電煤占比。各項淨化物減排比例完成省定目標,NOx、VOCs排放量較2017年降落幅度不低于29%、43%,工業源煙(粉)塵排放量較2020年降落幅度不低包養網于20%。
凸起環境問題有用解決。國民群眾反應凸起的年夜氣淨化問題獲得妥當解決,到2025年,全市涉氣投訴總量比2020年降落15%。

包養條件三、重要任務
(一)推動產業結構調輕調優
1、推動重點產業綠色發展
嚴格執行“三線一單”。落實年夜氣環境管控區請求。以環境管控單元為基礎,嚴格準進、限制和制止的請求。鼎力推進重點管控單元內產業布局優化、轉型升級,不斷進步資源應用效力,加強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把持。加強普通管控單元內生涯淨化和農業面源淨化管理。
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以綠色發展、綠色復蘇為導向,樹立健全約束激勵并舉的綠色產業發展軌制體系,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速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主導產業優化升級,推動石化、鋼鐵、汽車等支柱產業和建材、食物等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標的目的發展,加年夜新基建、智能加年夜智能制造業等高新技術產業和環境友愛型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度。
推動重點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梅鋼、南鋼加速轉型和綠色發展,推動中國水泥廠、江南小野田等水泥企業關停,進一個步驟削減水泥產能。
實施燃煤機組裁減置換。在不影響電網總體平安穩定運行的條件下,加速裁減超期退役的燃煤機組,置換為更年夜裝機容量或更為先進的燃煤機組或燃氣機組。
裁減環境績效程度較低產能。以水泥、化工等行業為重點,裁減環境績效程度較低的產能,進一個步驟下降重化工產業的總量規模和產業占比,到2025年,重化工比重降至65%。
2、深化工業年夜氣淨化防治
推進超低排放改革。周全完成鋼鐵行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革。推進實施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深度減排,排放濃度把持在50mg/m3以下。石化、化工等行業參照超低排放標準,推進企業全流程、全過程改革任務。推動揚子石化、金陵石包養網化等企業實施“近零排放”。
加強重點企業管控。加強電力、鋼鐵、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企業管控,在確保淨化物排放達標排放基礎上,淨化物排放濃度穩定低于超低排放請求。
強化工業爐窯治理。加強全市工業爐窯治在她的夢裡,她是書中的一個小配角,坐在舞台最右邊包養網理,有行業排放標準工業爐窯,必須達標排放;無行業標準的工業爐窯,必須達到《江蘇省工業爐窯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標準》的請求;對不達標的工業爐窯實施停產整治。
引導企業自立減排。持續完美分級管控辦法,實施綠色績效評級政策,適時制訂激勵政策,晉陞工業企業自立減排積極性,實現有規律的正向管控。
3、鼎力削減揮發性有機物
嚴格把持新增VOCs排放量。進步VOCs排放重點行業準進門檻,嚴格限制高VOCs排放建設項目。把持新增淨化物排放量,實行區域內VOCs排放倍量削減替換。
鼎力推進源頭替換。加強對涉烯烴、芬芳烴、醛類生產工段的監管力度,減少苯、甲苯、二甲苯、含鹵素有機化合物等溶劑和助劑的應用,到2025年,應用量在2020年基礎上再減少20%。
貫徹落實國家《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涂料產品技術請求》、《船舶涂猜中無害物質限量》、《木器涂猜中無害物質限量》、《車輛涂猜中無害物質限量》、《工業防護涂猜中無害物質限量》、《清洗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限量》、《建筑用墻面涂猜中無害物質限量》等標準請求,在技術成熟的木質家具生產、車輛生產、工業防護、船舶制造以及地坪、途徑路況標志、防水防火等領域周全推廣低VOCs含量涂料,技術尚未所有的成熟領域開展替換試點。推廣應用水性、輻射固化替換溶劑型油墨,推廣應用水基、本體型膠粘劑替換溶劑型膠粘劑。到2022年末,木質家具、工程機械制造、汽車制造行業低VOCs含量涂料產品應用比例達到80%以上。
積極推進重點行業低VOCs替換示范項目,樹立行業先進典範,推動VOCs淨化管理形式持續轉變,實現VOCs管理的“自立減排、源頭減排”。
加強無組織排放管控。嚴格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包養織排放把持標準》(GB37822-2019),加強企業全過程無組織廢氣的搜集,強化VOCs物料全環節的無組織排放把持,晉陞綜合往除效力。有行業標準的企業,無組織排放必須達到行業標準請求。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錯峰開展涉VOCs停檢修和儲罐清洗作業,加強非正常工況排放把持,規范化工裝置開復工及維檢修流程。建成重點園區LDAR聰明監管平臺,實現LDAR檢測與工藝流程圖及ERP中修復模塊的自動聯接,數據實時上傳,規范和晉陞企業LDAR檢測與修復才能。
逐行業開展VOCs整治任務。推動包裝印刷、家具制造、汽車制造、電子設備制造及其他工業涂裝行業涉VOCs排放重要工序設備密閉化改革。無法實施密閉的生產設備,晉陞VOCs廢氣搜集率。平安生產條件下,實施危廢庫、污水處理池、物料儲運庫等涉VOCs場所廢氣集中搜集處理。
實施高架火把整改。依照《南京市高架火把環境治理辦法》,對全市不合適請求的已建高架火把進行整改。
晉陞廢氣管理設施效力。進一個步驟深化涉VOCs企業結尾管理設施提檔升級,不按期開展抽查監測,確保廢氣處理設施正常達標運行。催促企業加強結尾管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推廣高效處理技術,慢慢裁減光氧、等離子等單一低效處理技術,到2023年,改革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行業綜合往除效力分別達到70%、60%、60%、60%以上。
加強重點園區和集群整治。持續深化全市工業園區的VOCs管理任務,減少園區VOCs排放總量,打造無異味園區。到2025年,園區VOCs排放總量較2020年削減20%。
加強重點企業集群區域排查,實施集中管理和統一治理,推動源頭替換和優化整合。依照節能、環保、平安、質量和產業政策,通過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依法依規、綜合管理,鞏固“十三五”往產能結果。
推進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建設涉 VOCs“綠島”項目,各集群根據本身產業結構特征建設集中噴涂中間、活性炭集中處理中間、溶劑收受接管中間,實現同類淨化物集中處理,下降企業管理本錢。
深化儲油庫VOCs管理。儲油庫按規定安裝油氣在線監測系統,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儲油庫向油罐汽車、鐵路罐車、油船等運輸東西發油時,油氣處理效力和NH包養MC濃度必須達到國家標準的請求。開展儲罐專項管理行動,推動全市儲罐包養網高效密封辦法再包養行情升級。
開展VOCs專項行動。每年4包養感情月至6月,市場監管部門牽頭組織各區(園區)對生產涂料、膠粘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原料企業和應用涂料的家具、汽車制造、印刷包裝、機械制造等涉噴涂作業工序行業企業開展專項檢查。
組織企業對現有VOCs廢氣搜集率、管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往除率開展自查,重點關注單一采用光氧化、光催化、低溫等離子、一次性活性炭吸附、噴淋接收等工藝的管理設施,對不克不及達標排放的VOCs搜集、管理設施進行更換或升級改革。
(二)推進動力結構調整優化
4、推動煤炭清潔化應用與總量削減
推進煤炭清潔化應用。推動燃煤清潔高效發電和綠色低碳改革,加速傳統煤化工升級改革,推進現代煤化工示范化建設,進步煤炭加工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程度。
壓減非電行業用煤。對省定減煤企業用煤量進行按期核對,對減煤任務推進嚴重滯后企業實施限產。進一個步驟進步鋼鐵行業外購焦煤比例,加速加入南鋼、梅鋼煉焦工段。到2025年,煤炭消費把持完成省下達指標,進一個步驟進步電煤占比,電力用煤占煤炭消費總量比重進步到75%以上。
5、推動清潔動力應用
晉陞清潔動力比重。加速自然氣儲、調、運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分布式動力與熱電聯供應用,減少直接燃燒、煉焦用煤及化工原料用煤,進步電力、自然氣等清潔動力比重,晉陞外購電比例。到2025年,清潔動力占動力消費總量的比重晉陞至20%。
發展區域式自然氣熱電聯產。有序布局自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加速推進南京協鑫藍天燃機熱電聯產項目、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自然氣分布式動力站等項目,力爭在2022年周全建成投產。
6、加強資源動力節約
實施清潔化改革。以石化、鋼鐵、化工、建材等行業為重點,加速采用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設備,實施清潔生產、循環應用等方面的技術改革,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應用,下降重點行業企業能耗、物耗。到2025年,單位GDP能耗降落完成省定目標。
(三)優化調整路況運輸結構
7、推動車輛結構升級
推進老舊車輛裁減。繼續運用獎勵補貼的方法,加速裁減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柴油車,推動完成剩余國一汽油車、國三柴油貨車的裁減任務。適時出臺獎勵補貼的新政策,鼓勵合適國四排放標準但應用年限較長、車輛狀況較差的營運柴油貨車提早裁減。
擴年夜車輛限行范圍。擴年夜車輛限行范圍。適時擴年夜高排放機動車限行區域和時段。
8、鼎力發展綠色路況
推動新動力車更換新的資料。聚力衝破換電焦點技術,加速推進換電設施建設,強化處所標準體系建設,新增和更換新的資料的公交、環衛、郵政、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應用新動力或清潔動力汽車,新增和更換新的資料的公交原則上所有的應用電力新動力,機場、口岸新增和更換的作業機械重要采用清潔動力或新動力。到2023年,基礎包養網完成新動力車輛替換。采取購置補貼等辦法,鼓勵五小工程車、小型裝運機械、小型途徑作業機械和小型乘用汽車優包養先應用新動力或清潔動力。
加速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構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2025年前,全市每年新增2000個充電樁。
加年夜政策支撐力度。加年夜對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新動力汽車的政策支撐力度。全市財政供養單位原則上所有的應用電力新動力汽車。
進步船舶岸電應用率。研討設立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把持區,加速船舶受電設施建設和應用力度,鼎力進步口岸岸電應用率。到2025包養年,基礎完成長江和內河口岸船舶岸電系統建設,南京港具備接岸電條件的船舶靠靠岸電應用率90%以上。
鼓勵居平易近綠色出行。制訂出臺綠色出行獎勵補貼政策標準,并主動解決選擇綠色出行居平易近棲身地車輛停車難問題;當局機關、企、事業單位逐年更換設置裝備擺設新動力汽車,到2025年新動包養網車馬費力汽車應用比例應不低于80%;周全開展非途徑移動機械尾氣檢測。
9、晉陞路況運輸效力
加強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構建以電氣化鐵路、清潔船舶為主的中長途客貨運,以低排放車、新動力車為主的長途客貨運體系。圍繞南京龍潭港區和堯化門鐵路物流基地兩年夜多式聯運樞紐,加速構建“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推動大批物資類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到2025年,鐵路和旱路貨運量晉陞到30%。
晉陞途徑通行效力。充足運用路況年夜數據,發掘路況潛力,特別是重點管控區途徑路況治理,晉陞途徑通行效力,減少機動車怠速行駛的淨化排放。
10、加強非途徑移動機械治理
嚴格實施國家排放標準。按國標請求實施非途徑移動機械及柴油機第四階段排放標準;嚴格實施船舶發動機包養網第一階段國家排放標準,加速實施第二階段排放標準。加強對重生產銷售發動機和非途徑移動機械的監督檢查,嚴禁不合適標準的非途徑移動機械進進運輸市場。
推動老舊機械裁減更換新的資料。采取區域禁用、購置補貼 TC:
發佈留言